索引号: | 11370522K21505011R-A/2024-480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负责人解读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4-12-03 |
点击播放视频
刘静,1999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利津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县民政局全面工作,组织制定了《利津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全面提高我县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我县积极谋划、精心部署,出台了《利津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计划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也是我县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静同志,县老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立峰同志,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赵令令同志、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以及县融媒体中心、大众网等新闻媒体朋友。
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静对《三年行动》做了解读,以下是答记者问:
问题一:您好,我是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三年行动》中提到“到2026年底,我县形成“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养老驿站”五位一体、有效衔接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那么,下一步,我县在打造“五位一体”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上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县的养老服务设施情况:全县现有运营的养老机构5家(其中:二星的3家,三星的2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3处、农村幸福院51家(其中:一星的13家,二星的32家、三星的6家),这些设施遍布城乡,为老年人提供了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养老驿站”五位一体、有效衔接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这些设施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照料,还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未来,我县将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养老服务布局的完善与优化:
(一)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更完善。资金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基础。我县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根据省、市有关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利津县养老服务县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方案》进一步整合了县级有关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并把乡镇敬老院运营补贴、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能力评估等资金已纳入到县财政预算。特别是县财政按生活自理、部分失能、完全失能每人每月给予乡镇敬老院300、500、800元的运营补贴,保证了乡镇敬老院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依托农村幸福院鼓励有条件的村积极开办老年食堂,对符合运营条件的县财政每年给予3万元的运营补贴。每年投资约110万元,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等上门服务;投资35万元,对盐窝镇、陈庄镇2家镇级敬老院浴室、餐厅、暖气管线进行改造提升,为老人提供良好的洗浴、就餐、居住环境;投资40万元设立“情系桑榆 暖心助老”项目,为全县5家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特困老人定期提供助餐、理发、心理抚慰、健康保健、专业文艺表演、月度生日会等服务,进一步丰富了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二)城乡融合发展,服务机制更健全。近年来,利津县先后出台了《利津县“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利津县养老服务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利津县养老服务县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农村幸福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技能输出、人才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我们通过购买社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力量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使关爱探访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三)加强兜底保障,服务质量更优质。兜底保障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我县主要以农村人口为主,困难群体相对较多。因此,我们不断强化兜底养老供给,建立完善的特困救助供养体系。通过实施“夕阳乐无限 爱在幸福院”“守望银龄·温情助老”等公益项目,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特别是“夕阳乐无限 爱在幸福院”项目在17家幸福院实施后,进一步提高了幸福院的运行效率,还满足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农村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吃饭难题。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我们相信,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养老服务质量一定会不断提升。
问题二:您好,我是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需要,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请问关于这项工作,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殊困难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在《行动计划》中,我们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采取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推进:
(一)制定方案与标准。适老化改造项目已连续实施4年,总投资约65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改造150余户,受益老人约400人。项目从调查摸底到建设配套,我们都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改造标准,先后出台了《利津县“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利津县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床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明确了改造的目标、原则、任务与保障措施,更为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方向指引。改造标准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涵盖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家居环境优化、智能辅助设备配置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改造,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营造了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全方位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组织实施与监督。在组织实施方面,我们制定了一套严谨、高效的工作流程。首先,成立了专门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涵盖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及专业技术人员。在确定改造对象时,我们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申请、审核、公示、上门评估等程序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严把工程质量,并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对改造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改造后的环境真正符合老年人的心意。
(三)资金投入与支持。我们加大了对适老化改造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县级财政资金中已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2023年,投资35.6万元对2处敬老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提升,重点对地面防滑、适老化辅助器具、餐桌餐椅等进行了配备和改造。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敬老院的硬件设施,也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2024年,我们又积极争取省级福彩资金5.2万元专用于适老化改造,共配备护理床4张、助行器17件、轮椅17把、拐杖16根、感应灯1盏、血压计16台,进行防滑处理、高差处理、门把手改造9处,为更多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带来福音。
总之,适老化改造工作是一项关乎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县民政局将继续努力,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工作流程,探索更多智能化、人性化的改造方案,为更多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创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居家生活环境,让老年群体在老龄化社会中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