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522K21505011R-A/2023-4259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3-07-03
利津县关于《利津县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评价
发布日期:2023-07-03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利津县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2023年7月3日,利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利津县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利政发〔2023〕3号),聚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一流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持续发力,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面展开。现将方案实施以来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将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年以来先后4次进行批示,先后6次召开常务会听取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问题解决、惠企政策起草等方面的工作汇报。5月,县委主要领导、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全县政银企洽谈会,民营企业、名品名店、国有企业分别与银行进行了专场对接。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座谈会、政企恳谈会、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座谈会、招引专题会、重点项目和企业调研会等,现场研究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的措施。同时,深入实施县级领导同志精准联系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制度,“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二)强化统筹部署,抓好方案制定。4月份,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摸清市场主体诉求,征求相关意见建议。经过研究学习省市方案、组织部门单位专题会商、征求意见、完善修改等步骤,制定《利津县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全年工作指导,方案中配套措施共185项,在落实市方案各项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我县根据工作实际,创新性增加开展支持本土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建立“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税直达”服务推广等利津特色工作措施。

(三)科学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开展上级政策梳理,编制《利津县营商环境政策要点》,精准送政策上门,确保3.4万户市场主体全覆盖。今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3批《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措施》,“点穴式”解决市场主体堵点问题;5月份研究出台《利津县支持本土企业提质增效30条政策措施》和《利津县支持数据内容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县财政增加支出2000余万元,推动县域中小微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下沉走访服务,精准助企纾困。6月份,组织开展第一轮市场主体遍访,制定《利津县“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解难题”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网格员”的三级服务队,并设立问题征集小程序,分“部署准备”“实地走访”“督导成效”三个阶段开展走访工作。10月份起,筹划组织“营商环境进园区”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政策宣讲进园区、政务服务服务进园区等多种活动,助力企业和园区发展。11月份,开展“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三级服务队,梳理汇总四类行业惠企政策77+条,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企业诉求台账,并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坚持先行先试,培育区域优势。召开国家级集成式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进会议,以国家级集成式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为依托,推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双下沉”,试点在陈庄镇设立全市首个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在利津滨海新区(刁口乡)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分局(驿站),初步构建全县均衡普惠一体化行政审批服务体系。以省级审管联动“揭榜挂帅”试点推进为契机,出台全县审管联动实施办法,明晰审管边界与部门权责,杜绝事中事后监管盲区,实现审管联动权责统一、无缝衔接。全力争创省市“揭榜挂帅”和试点示范项目,根据工作实际,提前谋划一批企业群众需求迫切、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课题,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列入省“揭榜挂帅”项目。

(六)加强宣传引导,提炼亮点经验。加强典型经验案例宣传推介,组织开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为主题的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围绕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惠企政策解读、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发布相关经验做法,目前已在各平台发布宣传稿件100余篇。持续总结提炼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推广创新成果,形成典型案例10余篇,积极向上推介,其中《东营利津开展“三大行动”直面企业诉求精准解决难题》在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上刊发,《利津县以标准提升推动服务集成 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进入东营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路演评审阶段。

二、下步打算

(一)着眼巩固现有营商环境成果,进一步提升评价指标成效。深入落实《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善联席会商、协调落实、督导考核等推进机制,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分析,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扎实做好年底省、市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准备工作,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主体责任、镇街属地责任。

(二)着眼政策集成和落地有效,进一步营造惠企利企的政策环境。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提高公众知晓率。完善惠企政策落地机制,简化申报流程,确保减、免、缓、补政策及时到位,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将“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让市场主体安心生产经营、更好壮大发展。

(三)着眼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的便利化水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100%,让企业少跑路、少花钱、少耗时。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等功能。加强政务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实现“亲”“清”“快”服务。加强政务服务监督评价,完善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机制,及时收集企业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四)着眼企业需求和问题整改,进一步抓好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围绕“市场主体满意度98%以上”目标,持续组织企业走访服务行动,确保走访“全覆盖、无遗漏”,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督促建立全闭环解决企业诉求机制,优化“津诉即办”服务水平,加强对企业诉求解决情况的跟踪督导和定期评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